发布时间:
2024-09-20
这种拟制反于真实,但代替真实,也就是说虽然法院向全体公众传递、发布了信息★★★★◆■,但并不需要接受者的客观反馈。
公告送达即法院以张贴公告■◆★、登报等方法将诉讼文书公诸于众◆◆★★■★,经过一定时间,法律即视为送达的方式◆◆■■。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之下的送达方式中★◆■◆,公告送达是一种相对特殊的送达方式,只有在其他的送达手段无法送达或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诉讼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法院工作陷入停滞才会被采取的终极手段和保障措施。
公告送达本质上是一种拟制送达★◆■◆★。在程序上,公告送达与民事诉讼法中其他送达方式一样,都满足了民事诉讼的程序要求,但在实质结果上,公告送达其实是一种“视为送达◆★★◆”◆★■,是在司法实践中,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根本无法联系或故意躲避不接受送达的情况下◆★★,法院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公告条件■★◆◆◆,无论受送达人是否真正的接收到诉讼信息,都拟制认定受送达人已经知悉★★■★。
也正是如此,法院对于使用公告送达的适用也格外慎重,只有当事人确实下落不明或者确实难以送达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也在客观上保护了被送达人参与诉讼的权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今天的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大,个人经济行为也逐渐复杂,为了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希望大家能够保证自身联系方式畅通◆■,积极配合诉讼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可以说,公告送达是司法效益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相冲突的情况下互相让步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明原因和经过■◆★■。
上一页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